深圳特区报报道截图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杨婧如)作为“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深圳分会场重点活动之一,《众创空间知识产权服务标准指引(2015版)》于昨天正式发布。该指引由深圳市国新南方知识产权研究院会同全国22家知名众创空间、机构共同研究制定,是全国众创空间知识产权服务标准的重要指引性文件。
指引划定了适用的众创空间和创客范围,并重新阐释和延伸了知识产权、创客和众创空间等的内涵。同时,详细说明了自众创空间创建、创客进驻、创客孵化到创客毕业等各个过程阶段所分别对应的知识产权服务项目体系。
比如,在众创空间构建时,应该以防范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为前提,以在孵创客的创新成果以及知识产权资源培育为核心,以提升知识产权价值及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并在创客进驻时,帮助创客梳理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情况等,在创客孵化时,为创客提供系统化的知识产权规划布局服务。
据了解,随着各类众创空间大量涌现,包括创业型的创客和带有兴趣爱好的创客群体不断扩大。如何完善众创空间对入孵创客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配套,保证创客创新创业过程中在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有效保障自身知识产权不被侵犯,同时进一步通过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实现经济效益,成为广大众创空间及创客群体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由我国知识产权首席专家吴汉东教授领衔的深圳市国新南方知识产权研究院,会同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腾讯研究院,以及各类众创空间,在对国内主要城市众创空间、创业团队及创客群体进行大量走访调研和座谈的基础上,联合制定了该指引。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创客平台代表杨金铭认为,对于技术密集型的科研院所背景类众创空间来说,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是其关注的重点。以往不少费尽心力的科研技术成果出来后,产业化过程非常漫长。如何对接市场需求进行科研研发,如何通过有效运营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是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希望通过此次标准指引的发布,使此项问题引起重视并最终得到解决。
该指引的出台,也受到创业者和创客的欢迎。来自深圳的创客艾文利属于初次创业,他所在的安居星“流动人口智能管理项目”团队正在开发与互联网相融合的智能门禁系统。他认为,对于创业初期的项目来说,如何融到资金,如何保护和运用好知识产权,是两个最为主要的问题。“要是自己的技术侵犯到别人专利,之前徒劳无功还是其次,惹上了官司项目就算失败了”,艾文利说,此次知识产权服务标准指引如果能落实,一方面自己不必再担心侵犯他人权益,另一方面辛苦开发的成果也不会再被人低成本复制窃取,算是解了创业的后顾之忧。
国内2021年营收超1亿的芯片设计公司汇总
2022-04-08国家知识产权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发布
2022-04-05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
2022-04-01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 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
2022-03-30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专利运营工作实现“十四五”开门红
2022-03-26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知识产权行政裁决工作全面开展
2022-03-23《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印发
2022-03-22人民日报:知识产权事业稳步推进
2022-03-19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案件入选人民法院“总对总”在线多元调解案例
2022-03-05关于依法打击恶意抢注“冰墩墩”“谷爱凌”等商标注册的通告
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