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这个看起来与传统村落相去甚远的“科技村”“创新村”,现在正通过创业助澜新一轮创新潮的到来。而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郭洪看来,下一波浪潮中关村要做的不是拥抱,而是要触摸浪尖、引领潮流。新华社记者就此与郭洪进行了一次对话。
“这一点与硅谷很像”
中关村有个“21岁现象”
不断有“种子”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领军企业这一要素,它在不断地催生和培育新的创业企业,形成创业系,如百度系、联想系、华为系;它也不断地给创业者提供市场,所以在创业生态中它们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我认为,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自我进化功能,比如我了解到,某公司在中关村设立了最顶级的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的人才流失率为10%,对这个公司来说感到忧虑,但对于中关村的创新创业来说并不算坏事,因为很多流失出来的人才成了中关村新的创业者;再如摩托罗拉移动遭遇困境后,他们在中国的研发团队成员许多都去了小米。雷军就认为,小米能迅速成为中国智能手机的领军企业,与来自摩托罗拉、微软、谷歌、金山等企业的人才分不开。中关村的生态系统,是以创业为核心的,可以不断有“种子”,不断生根发芽,这也是中关村持续创新的关键所在。
中关村引领未来
天使投资人就好比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腐殖层。中关村现在活跃的天使投资人有2000多位。他们很多都是从创业者成长为企业家,再从企业家转型做天使投资人,帮助创业者从概念到公司。
中关村还产生了一个新的业态叫创业服务业,以车库咖啡、创新工场、微软云加速器、36氪、1898咖啡馆为代表的创新型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创新型孵化器不比房屋面积大小、租金收入多少,比的是创业服务的水平和创业服务收入多少,比的是所孵化的企业是否站在制高点引领未来,比的是你能不能看到未来三到五年的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未来最有价值的是什么,比的是这些。所以,我们的同志在写中关村介绍时,说中关村拥抱未来,我说不对,应该是中关村引领未来。
“不仅是北京的,更是全国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也提出一个观点,如果三地之间的合作还是按照与其他区域一样,转移几个项目,落地几个项目,或者是简单地共建一个园区,恐怕是想窄了、想低了;更重要的是联合共同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长板理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这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非常关键的方面。
国内2021年营收超1亿的芯片设计公司汇总
2022-04-08国家知识产权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发布
2022-04-05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
2022-04-01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 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
2022-03-30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专利运营工作实现“十四五”开门红
2022-03-26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知识产权行政裁决工作全面开展
2022-03-23《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印发
2022-03-22人民日报:知识产权事业稳步推进
2022-03-19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案件入选人民法院“总对总”在线多元调解案例
2022-03-05关于依法打击恶意抢注“冰墩墩”“谷爱凌”等商标注册的通告
2022-02-15